首页 > 诗文 > 曹邺的诗 >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唐代]: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鉴赏

  诗人曹邺的作品似乎被他的民谣名诗《官仓鼠》所掩盖,今人的一些选本多只选他的《官仓鼠》,或者加上他的《捕鱼谣》等二、三首。其实诗人曹邺所存的一些咏史诗、赠别诗乃至写景诗,都有一些佳作。其中一些作品亦曾受到历代读者的热爱。《送进士下第归南海》一诗是曹邺送别诗的名作,晚唐诗人韦庄在他的著名唐诗选本《又玄集》中,选录了这首诗。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欢迎。景色明丽的初冬傍晚夕阳斜照,天边飘着几片红霞,和夕阳相互映衬着。诗人和即将南归的朋友,手挽着手,在路边设酒宴送别。他们饮了一杯又一杯,送了一程又一程。在轻快明丽的景色衬托下,友朋宴别的感情显得深情而明朗。

  诗的后三联是关怀劝勉友人的诗句。“行人莫叹碧云晚”借江淹“日暮碧云”之语,一是表示惜别,一是劝勉友人不必因为下第而感叹。语气委婉舒缓,使失意朋友感到友谊的温情。“上国每年春草芳”承接前一句,进一步鼓励朋友,诗意仍然是委婉含蓄。“上国”是京城的代语,“每年春草芳”用暗喻手法,意思是京中每年都举行科举考试,中举的机会很多,正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这一句描绘了明丽美好春光,对前途充满信心,给友人更大的鼓励安慰

  颈联中诗人转而想念友人此行之前途。“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情意深长。南海,今广州、佛一带,蓝关、湘浦是友人前往南海必经之地。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这里既关怀友人漫长途程,又以体察入微的态度理解友人心情,给人如获知音的亲切感。

  尾联以更深一层的劝勉作结。十二楼,传说昆仑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此处借指出世隐居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这里回应了“上国每年春草芳”一句,对友人充满了期冀、祝祷的真情厚意,使整首诗的含意更为超凡、脱俗。古人送别诗,多是渲染别情的孤楚、悲苦,曹邺这首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悲叹,不仅仅沉浸在别离凄苦中,它在色泽明丽的背景下,有安慰、有关怀、有理解、有鼓励、有期待,意境鲜明、语气亲切委婉、格调清新明丽,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作。

曹邺简介

唐代·曹邺的简介

曹邺

曹邺,字邺之,桂州(桂林)阳朔人,与晚唐著名诗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

...〔 ► 曹邺的诗(117篇)

猜你喜欢

题李伯时元祐内厩五马图黄太史书其齿毛

元代赵孟頫

五马何翩翩,萧洒秋风前。君王不好武,刍粟饱丰年。

朝入阊阖门,莫秣十二闲。雄姿耀朝日,灭没走飞烟。

倒插花岩

宋代黄汉章

怪石胆瓶窟,从天倒插花。九阳一样泽,生意为何差。

柳絮

清代黄毓祺

堤上东风杨柳斜,半飞柳絮半飞沙。可怜一样风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知府黄龙图

宋代刘弇

由来昭武胜天台,淑气俄钟命世材。天上月华方摄兔,人间春色已先梅。

长庚梦白真无敌,嵩岳生申世有开。直恐龙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来。

六月二日客途逢亡内期日二首 其二

明代黄省曾

去年愁里客京华,今日逢期不在家。桂醴兰肴□里奠,遥悬泪眼洒天涯。

牧野图

释元肇

焦头烈尾痛成功,麟阁何曾见画工。争似淡烟杨柳岸,四无阑圈自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