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夜马良存吏部宴集初台玩月
[近现代]:陈三立
溪台澹秋痕,雁底坐超忽。
万里霄无云,木末吐华月。
气扫堞浮浮,辉满峰兀兀。
写影水精域,望气金银阙。
丛筱浸寒漪,披扬镜中发。
列筵出窈窕,应湿凌波袜。
歌吹翻流光,淫鱼听恍惚。
濯醉零露新,传咏远风歇。
余情腾钓矶,何处战死骨。
化字遗浊世,钟声漏林樾。
溪台澹秋痕,雁底坐超忽。
萬裡霄無雲,木末吐華月。
氣掃堞浮浮,輝滿峰兀兀。
寫影水精域,望氣金銀阙。
叢筱浸寒漪,披揚鏡中發。
列筵出窈窕,應濕淩波襪。
歌吹翻流光,淫魚聽恍惚。
濯醉零露新,傳詠遠風歇。
餘情騰釣矶,何處戰死骨。
化字遺濁世,鐘聲漏林樾。
唐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80篇) 〕
明代:
王弘诲
径转疑无路,溪迷别有槎。乱山一鸟道,深树几人家。
旅食随田舍,村醪趁野花。舆图穷岛屿,黎庶遍桑麻。
徑轉疑無路,溪迷别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随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宋代:
王庭圭
闻说学诗如学仙,怪来诗思渺无边。自怜犹裹痴人骨,岂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军初入阵,清于三峡夜流泉。只今老钝无新语,枫落吴江恐误传。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隻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南北朝:
邹浩
几日长亭复短亭,霜梅夹路喜相迎。风光总属君家管,霁色偏随马足生。
老酒盈杯谁款曲,少陵佳句谩分明。回头安福前山晓,八桂苍苍无限情。
幾日長亭複短亭,霜梅夾路喜相迎。風光總屬君家管,霁色偏随馬足生。
老酒盈杯誰款曲,少陵佳句謾分明。回頭安福前山曉,八桂蒼蒼無限情。
清代:
陈忠平
卧云疑怪石,佔地自然雄。闪烁寒眸射,咆哮白额髼。
满林惊魅影,一爪带悲风。莫许威滥借,翻令笑尔虫。
卧雲疑怪石,佔地自然雄。閃爍寒眸射,咆哮白額髼。
滿林驚魅影,一爪帶悲風。莫許威濫借,翻令笑爾蟲。
唐代:
胡宿
吴下新居树石中,绿岩香叶一重重。潺湲枕上闻流水,缥缈檐间见好峰。
山客对棋閒觅劫,野僧留话几侵钟。由来止足前贤事,他日何惭邴曼容。
吳下新居樹石中,綠岩香葉一重重。潺湲枕上聞流水,缥缈檐間見好峰。
山客對棋閒覓劫,野僧留話幾侵鐘。由來止足前賢事,他日何慚邴曼容。
明代:
张穆
碧天黄鹤向东游,下见苍苍有九洲。矫翼蓬山觅俦侣,人间尘满不应留。
碧天黃鶴向東遊,下見蒼蒼有九洲。矯翼蓬山覓俦侶,人間塵滿不應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