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罪
词语解释
伏罪[ fú zuì ]
⒈ 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英admit one's guilty;
引证解释
⒈ 服罪;认罪。
引《史记·循吏列传》:“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彭 遂伏罪,一州称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妇不知此事先为所侦,遂惶骇伏罪。”
⒉ 过去未暴露的罪行。
引《汉书·元后传》:“是岁, 新都侯 莽 告 长 伏罪与 红阳侯 立 相连, 长 下狱死, 立 就国。”
颜师古 注:“伏罪谓旧罪阴伏未发者也。”
《东观汉记·北海靖王刘兴传》:“县吏 张申 有伏罪, 兴 收 申 案论,郡中震慄。”
国语辞典
伏罪[ fú zuì ]
⒈ 承认自己的罪。
引《后汉书·卷三三·冯鲂传》:「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
近认罪
⒉ 犯罪处了死刑。
引《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
⒊ 隐伏未发的罪。
引《汉书·卷九八·元后传》:「是岁,新都侯莽告长伏罪与红阳侯立相连,长下狱死,立就国,语在长传。」
英语variant of 服罪[fu2 zui4]
法语admettre sa culpabilité, plaider coupable
最近近义词查询:
根本的近义词(gēn běn)
冲击的近义词(chōng jī)
少数的近义词(shǎo shù)
传染的近义词(chuán rǎn)
效果的近义词(xiào guǒ)
对手的近义词(duì shǒu)
黯淡的近义词(àn dàn)
技术的近义词(jì shù)
外传的近义词(wài zhuàn)
破产的近义词(pò chǎn)
巡察的近义词(xún chá)
枪毙的近义词(qiāng bì)
恰似的近义词(qià sì)
相近的近义词(xiāng jìn)
气息奄奄的近义词(qì xī yǎn yǎn)
鲜明的近义词(xiān míng)
评论的近义词(píng lùn)
光泽的近义词(guāng zé)
冷光的近义词(lěng guāng)
不够的近义词(bù gòu)
一视同仁的近义词(yī shì tóng rén)
实力的近义词(shí lì)
矫正的近义词(jiǎo zhèng)
任职的近义词(rèn zhí)
消磨的近义词(xiāo mó)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