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罢不能的成语故事

拼音yù bà bù néng
基本解释罢:停;歇。想停止却又收不住。指因各种原因(包括迫于形势)无法中止。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的典故
颜回是鲁国人,和父亲颜路一起来跟随孔子学习。学习一段时间后,颜回叹道∶“夫子讲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钻研越觉得坚深,看似在面前,一会又出现在背后。夫子循序渐進地教我,用语言来打开我的智慧,用礼义来约束我的行为,现在我想停止不学也不可能了(欲罢不能)。尽管我已经用尽了我的力量,可是距离夫子讲的道理依然很远,我想去追从,却总感到跟不上。”
颜回很穷,常常只能吃一小碗饭、喝一瓢汤、住简陋的房子,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苦,他却乐在其中。孔子说他是好样的。
后来颜回死了。有一回魯哀公问孔子:“弟子之中谁最好学?”孔子说:“曾经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不乱发脾气、不犯两次错误,不幸短命死了!再也没有好学的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欲罢不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轻歌曼舞 | 《群音类选 玉如意记 赏月登仙》:“助人间才子佳人兴,轻歌慢舞,任星移斗横。” |
连绵不绝 |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神惠记》:“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
嘘寒问暖 |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
当仁不让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
拭目以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
天昏地暗 | 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
白日见鬼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
屈指一算 |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
唯物主义 |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