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异的成语故事


大同小异

拼音dà tóng xiǎo yì

基本解释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暂未找到成语大同小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大同小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径情直遂 《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石枯松老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将功补过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十全大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
欺善怕恶 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大开方便之门 明 冯惟敏《僧尼共犯》四:“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还俗,便成配偶。”
善游者溺 《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敢不承命 《仪礼·士昏礼》:“吾君子顺先典,贶某重礼,某不敢辞,敢不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