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我杯羹的成语故事

拼音fēn wǒ bēi gēng
基本解释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分我杯羹的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分我杯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可多得 |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肝髓流野 | 《旧唐书·萧瑀传》:“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与贼肝髓流野,得复宗庙,遗老残民闻舆马音,流涕相欢。” |
轮扁斫轮 |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
学以致用 | 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
色飞眉舞 |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涛》:“蔡曰:‘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
着手回春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来高一功的情况不妙,尚炯回来也许会着手回春。” |
凿壁借光 |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秣马厉兵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
拂袖而去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爱才如渴 |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